首页

免费sm

时间:2025-05-29 00:34:31 作者:男子玩滑翔伞被云吸至8000米高空 什么是云吸?有多危险? 浏览量:52070

  近日,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在祁连山飞行时,被云吸至海拔8598米后生还一事,引起众多关注。事发时,该滑翔伞爱好者未携带氧气面罩,脸部直接裸露,全身覆满冰碴,但仍坚持有意识地控伞,最后安全着陆,在着陆后他称感受到缺氧,手部裸露在外,一直在外面冻着。

  总台央视记者从甘肃省航空运动协会及张掖市体育局、嘉峪关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此次飞行活动位于嘉峪关市境内,活动开展前未向有关部门报备。目前,相关部门已对此次事件展开调查。

  专家解读:

  什么是滑翔伞的“云吸”现象?

  网友们都说滑翔伞是遭遇了“云吸”现象,什么是“云吸”现象?到底有多危险?

  航空专家 王亚男所谓滑翔伞的“云吸”现象,指的是滑翔伞的操纵者利用云层附近的上升气流,急速增加高度的一种做法。这种操作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因为上升气流具有很大的能量,同时高度的上升具有不可控性,很有可能把滑翔伞带到极高的高度上,面临着缺氧、低温、雷电等风险,很可能造成重大的伤害事件。

  与民航客机飞行航路区域重合

  危险几何?

  在该滑翔伞爱好者奇迹生还引起惊叹的同时,其中的危险性也引发热议。该滑翔伞爱好者所在的高度超过了8000米,而8000米以上的空域是民航客机的主要飞行航路区域,在这一区域出现滑翔伞是否会干扰飞行?如果与民航客机冲撞,后果几何?

  航空专家 王亚男:当上升的高度达到8000米以上的时候,就已经接近商业航空的运行高度,如果当地该空域有民航的航线经过,那么这种突然上升的高度导致滑翔伞出现在民用航线空域,会造成民航运行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国内,对滑翔伞的飞行是有着严格的空域管理规定的,要求提前向相关主管部门申报,但是如果利用云吸现象来增加高度的话,就使得滑翔伞的运动在高度上具有更大的不可预见性,这种行为是不被提倡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赵精武:客机的速度是很快的,如果是单人或很小的障碍物,一般很难躲过,也很难看到,飞机雷达也扫不到。在8000多米的高空很容易出现碰撞,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客机都会造成严重影响。《航空体育运动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从事航空体育运动的单位和人员开展飞行活动,应当按照规定向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空域,获准后方可实施飞行。违反该办法的,由所在地体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我国各类空域

  对飞行活动的要求有所不同

  我国对所有飞行活动实行统一的飞行管制制度,我国空域通常划分为几类,各类空域对飞行活动的要求有所不同,其中在A类空域,也就是高度6000米以上,这是高度最高的管制空域,通常用于长途航班,所有飞行活动必须按照仪表飞行规则进行,并接受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在B、C、D或E类空域,飞行活动也需接受相应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而在G、W类非管制空域,飞行活动相对自由,但是仍需遵守相关规定,确保飞行安全。

  飞行活动要申报

  经空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赵精武:《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明确规定,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规定,取得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资格,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像是滑翔伞这些运动,需要严格执行《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滑翔伞运动管理办法》等法规,严禁在机场净空区、人口密集区等敏感空域开展飞行活动。飞行人员须全程佩戴头盔,并配备合格的备份伞具。飞行活动必须按照规定申报计划,经空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个人探险行为

  如何平衡安全与法律界限?

  在生活中,很多探险爱好者喜欢去挑战自我、征服自然,但是在探险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安全与法律界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赵精武:个人探险行为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在确保不会危害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等情形下进行开展。至于个人探险活动所导致的人身损害等情况,需要分情况讨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营利性组织者需承担安全保障义务,包括路线规划、风险评估、装备检查、应急措施等。如果因组织者疏忽导致事故,需承担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规定,非营利性活动责任虽然有限,但是并不会绝对地免责,组织者虽无营利性质,但仍需履行基础的安全提示义务。如果因错误指挥或没有及时救助导致损害,就需要按公平责任原则分担部分赔偿责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防部:有关国家应停止对他国内政指手画脚

乌克兰危机爆发已两年,厌战思和的情绪在世界范围内发酵,目前只有和平的零星曙光,尚未看到局势缓和的明显迹象。俄乌双方现已逐步适应战局。俄罗斯已逐步转为战时体制,各项经济指标有所回升,军工行业全力供应前线,后续兵源也持续补充。而乌克兰尽管进入全面防御态势,但国内不接受谈判、坚持继续作战的民众仍占多数。美西方虽因国内政治争斗、加沙冲突等原因,对乌支持力度有所下降,但出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等因素,总体上不会停止。欧盟日前通过对乌克兰500亿欧元援助,拜登也在力推新援乌法案。美西方援助乌克兰F-16等装备也即将到位。由此看来,2024年乌克兰危机还会持续。未来一段时间,这场危机或经历冷热交替、时缓时急的漫长过程。双方均面临赢不了、谈不拢、退不得的尴尬境地,冲突目标也异化为让对手流更多的血、承受更大的损失,最大限度消耗对方资源,在意志和韧性的比拼中迫使对方退让。2024年年底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会否为这场残酷危机的最终停火息战带来积极变化,还有待观察。

《自然》最新论文:2023年夏季是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两千年来最热夏天

昭通7月13日电(杨东升)13日,云南·绥江2024年半边红李采摘季启幕,吸引来自上海、浙江、四川等地商家前来订购。该县的半边红李种植面积逾10万亩,今年产量预计达8.5万吨。

百余名骑行者邂逅六盘山下浪漫花海

北京7月5日电 努瓦克肖特消息:据外媒5日报道,一艘载有非法移民的船只近日在毛里塔尼亚附近海域沉没,造成至少89人死亡、72人失踪。

上海推行公共卫生监管“无事不扰”等 不断优化民生企业营商环境

白玉刚认为,各方应共同推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研究阐发、转化利用、融入生活,推动中西古代科技文化交流互鉴。他表示,山东将设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跨学科研究专项,每年资助出版不少于10部专著成果;山东省委宣传部将联合山东大学等各单位共建人文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项目;整合全省科技文化资源,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科技文化研学目的地,并加快墨子鲁班科技文化展览馆建设;把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作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精准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举办以墨班智慧为主题的系列对外交流活动等。(完)

苏州将追授胡友平“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外交部:她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勇敢

在京期间,东南亚职业教育校长工作坊开幕式暨伙伴关系对话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参会代表分享了职业技术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政策与典型案例,促进各国之间互学互鉴。工作坊代表就“数字时代的学习型乡村”项目进行讨论与咨询。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